创新实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创新实践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武汉纺织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13 作者:向婷 浏览次数:

关于组织开展武汉纺织大学

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研究生团总支、校级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相关工作部署,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2023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参与对象

全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

鼓励家乡邻近的学生组建团队参加,若不具备组队条件,也可以个人参加,每人仅可参加1支队伍。

三、总体原则

1.紧扣主题主线。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对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的深刻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聚焦“十四五”时期发展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通过社会观察和亲身实践,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2.遵循实践规律。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三下乡”“返家乡”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联系各单位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构建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的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鼓励学生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注重系统谋划。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始终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依法依纪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均应由老师带队,均应按照社会实践计划(方案)组织实施。要加强过程管理,坚守正确导向和安全稳定底线。要密切关注实践地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与处置。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四、活动指南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团省委“三下乡”、“返家乡”项目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细化分为5类共13个专题,通过宣讲传播、参观考察、交流访谈、专题调研、社会服务等形式开展,具体如下:

(一)争做信念坚定的“传播者”

1.“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题社会实践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聚焦省第十五次团代会目标任务,组织学生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等,精心策划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联系起来,努力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

2.“追随领袖足迹,感悟发展新篇”专题社会实践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省情民情,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活动,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和展示视频等实践成果。

(二)争当科创报国的“排头兵”

1.“聚焦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专题社会实践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关论述,结合我省“三高地两基地”建设整体要求,鼓励青年师生深入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开展调研、访谈实践等,在实践中坚定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实践。实施“暑期万名大学生进千村入万户行动”,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社区企业等开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宣传。

2.“绘就地方特色纺织地图”专题社会实践

湖北省作为全国纺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十的省份,拥有多产业链纺织企业集群。为促进学生对纺织行业的认识,了解湖北纺织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鼓励学生深入湖北各类纺织企业走访调研,开展接力式追踪调查,标记湖北省纺织企业类型与特色,总结湖北纺织企业集群区域性布局、现阶段发展面临的压力和已取得的突破,形成湖北纺织地图、学术论文、决策咨询报告、政策建议等相关研究成果。

3.“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专题社会实践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及我省“生态立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凝聚青年学生服务、参与流域综合治理的青春力量。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及环保类学生社团,围绕环境及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调查研究等活动,服务流域综合治理,促进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4.“传承荆楚文化,赋能非遗创新”专题社会实践

重点围绕荆楚地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荆楚文化区域性分布特色,总结荆楚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情况,分析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路径,包括但不限于荆楚地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情况、荆楚地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荆楚地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纺织领域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方向,以新时代青年的视角提出新方案,为荆楚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三)做好服务大局的“践行者”

1.“助力共同缔造”专题社会实践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相关部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城乡社区,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其中,学校结对地区为鄂州市和孝感市孝南区,将组织不少于4支团队定向到鄂州市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以及孝感市孝南区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有关重点项目将择优向上级团委推荐。

2.“推动乡村振兴”专题社会实践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积极参与“强县工程”与乡村振兴建设,开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项目,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融合进步。

3.“促进民族团结”专题社会实践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相关精神要求,组织西藏籍、新疆籍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成为扎根基层的“奉献者”

1.“暑期返乡看变化”专题社会实践

重点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讲好家乡故事”“绘制家乡生态画卷”“家乡新变化”等元素,采取“实习实训”方式开展社会实践,设置政务实践岗、社区服务岗、地方企业岗,为加快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纺大力量。各学院于6月18日之前完成报名,人员定岗于6月25日前完成。

2.“扎根西部,筑梦青春”专题社会实践

为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到乡村工作,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投身强国伟业、书写奋斗青春,组织学生前往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所在的服务地,让青春力量服务西部的同时,也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带去来自母校的关心关怀,建立与“西部计划”志愿者常态化的联系和服务机制,在爱校荣校中厚植家国情怀。

3.“社区实践青春行”专题社会实践

把握暑期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以“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为抓手,面向结对社区开展基层党建团建、智慧助老、阳光助残、环境保护、关爱少年儿童、“青年之家”建设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或实践活动,推动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参与意识、增长本领才干,成为协助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五)成为重点项目的“挑战者”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社会实践

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引导青年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奋进新时代的“贵州缩影”,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建言献策。

其中,作品应该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形成实践成果。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1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所有作品应于8月15日前完成,学校将择优向上级推荐。

五、项目安排

(一)项目申报及立项(6月)

1.项目要求

以二级学院或校级学生组织名义进行组织和开展,组队学生不少于8人/队。各单位应结合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动员引导,加强过程管理,选派优秀教师全程指导实践,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鼓励通过本硕联合组队、跨学科组队、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随队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其中,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原则上要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等参与)。注重优先选拔有专业教师带队指导、有后续学生科创成果产出的社会实践项目。

2.材料报送

各单位通过召开社会实践动员会、经验分享会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6月18日前,拟申报校级项目立项建设的,填写《武汉纺织大学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建设申报表》(见附件1),纸质版提交至大活109,电子版发送至邮箱tw@wtu.edu.cn(文件名以项目名称命名,邮件主题以“社会实践+申报单位+项目名称”命名)。材料需以二级学院或校级学生组织为单位报送,每个单位至多报送3个项目。

3.专家评审

6月24日前,校团委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一批项目为校级项目,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并督导项目过程实施、编撰实践成果以及向校外推荐相关奖项的评选。未被确立为校级项目的,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个院级项目。

(二)团队注册及创建(7月初)

7月5日前,所有社会实践团队,无论是否为校级立项,均需在全国大中专学生暑假“三下乡”官方网站进行注册并创建活动团队(见附件2)。

(三)项目准备及实施(7-8月)

7月-8月,各学院、各社会实践团队根据活动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定期向校团委报告活动动态。实践期间,各团队需设专人及时做好在校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将新闻报道投稿到校团委官网及“青春纺大”微信平台。

(四)项目结项及评选(9月)

社会实践完成后,各团队填写《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见附件3),并撰写实践活动总结,提交至学院团委,学院团委组织和进行适当形式的批阅、讲评、展示、交流以及结果运用(其中,校级、院级社会实践团队要形成专项社会实践报告或应用成果报告)。各学院于9月10日前,将《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及工作总结报告报送至校团委。

校团委将针对有关实践团队的活动执行情况、经费执行情况、宣传报道情况及获得理论成果情况(论文、调研报告等,重点是调研报告)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标准为:

1.按要求在三下乡官网报备;

2.撰写社会实践专项调查报告;

3.有其他原创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4.取得学界、社会认可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或入选省级以上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5.活动过程管理规范、有序,按计划执行实施;

6.被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5篇次以上;

7.相关专项要求的其他材料。

社会实践结束后,校团委将遴选校级、院级以及部分学生个人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汇编、集结成册。

六、有关要求

1.提前部署,突出实效。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暑期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体现育人作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畅通校地衔接,结合特色、发挥优势、丰富内容、务实推动,不断总结提炼出实践育人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和亮点,力争形成“一院一品”的社会实践工作格局。

2.拓展渠道,做好宣传。各学院要积极建设媒体宣传矩阵,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做好活动总结、典型宣传、研讨交流等工作,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固化为工作路径。要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引导广大师生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要密切关注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官网上公布的专项活动并组织申报。要积极整合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服务,积极参加2023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线上活动,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

3.强化组织,做好管理。全体在校生均需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意义深刻、不少于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团委要制定和落实本单位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好本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通过校园网、信息平台、网络问卷等方式,有效做好本地本单位参与社会实践人员的审核、跟踪、统计等相关服务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参与和接受务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安全教育并备案。各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方案请于暑期前报校团委备案,实施情况纳入共青团工作考核。

4.防范风险,守牢底线。各学院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自觉遵纪守法,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各类风险。派出和接收单位要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联系人:向婷、曾中良

联系电话:027-59367667

电子邮箱:tw@wtu.edu.cn


附件:

1.武汉纺织大学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建设申报表

2.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创建指南

3.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

4.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情况统计表

5.2023年“三下乡”官网投稿指南

6.关于开展2023年湖北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7.关于开展2023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8.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通知(https://mp.weixin.qq.com/s/3D0AECCSKxCHG1K4nJWFgQ)


共青团武汉纺织大学委员会

2023年6月13日



共青团武汉纺织大学委员会版权所有 © 2015 Copyrights all reserved 鄂ICP备15000386号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